暑期社会实践 | 忆红色峥嵘,扬奋进之帆
时间:2023-08-15 23:07:36 来源: 作者:

        青山处处埋忠骨,苍松翠柏照英雄。为深入了解仙游县红色足迹和革命历史,把“四史”学深悟透,发扬与传承家乡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6月26日至6月29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忆红色峥嵘,扬奋进之帆”实践团队实地参观考察了莆田市仙游县的王于洁烈士纪念馆,并对革命烈士陵园、108团遗址进行了走访、清扫等社会实践。

 

 

        一、仙游革命烈士陵园

        “忆红色峥嵘,扬奋进之帆”实践团于6月26日下午三点来到仙游革命烈士陵园。还未进入园内,便能看到在陵园南大门上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杨成武将军亲笔题词的八个大字“仙游革命烈士陵园”。

        进入园内,左手边便是陵园内的。纪念馆常年对社会开放,内设四个展厅并配有3D环绕解说,馆内展出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仙游人民革命斗争情况的图片300多幅和部分革命文物,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仙游人民在中共闽中地方组织领导下,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光辉历程。                                                          

        志愿者们分别通过丰富鲜活的革命历史资料向大家全面了解说革命斗争的历史、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以及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优良革命传统。大家都为革命先驱不怕吃苦、勇为人先的革命精神所深深感动。

        走出纪念馆,其右侧为英烈墙。上面镌刻着四个时期为革命事业奉献生命的178位先烈,正是他们的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凝结成我们流淌在血液里“不忘来时路,更不忘初心”的红色基因,正是有了先辈们的奉献,才铸就了今天伟大的祖国。看到地上有许多落叶,实践团成员们自发地向工作人员借了扫帚、簸箕、水桶与水枪,一部分成员合力清扫落叶,另一部分成员清洗英烈墙。

        经过喷泉池,沿石阶拾级而上,抬头仰望,映入眼帘的便是高耸入云的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基础分上、中、下三埕(层),全部以细琢的花岗岩条石铺砌。在上下两埕四周边缘设有雕刻着莲花图案的石栏杆,让陵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实践团成员来到纪念碑前,细细观看着纪念碑,从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纪念碑顶端为仿木结构,双檐歇山顶。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楷字,其为福建省著名书法家沈觐寿的手迹。碑座正面镌刻碑文,共445字,记述着仙游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里沉睡着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他们在这里见证着中国的崛起。实践团成员不由得产生出一股敬仰之情,全体人员整齐列队,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三鞠躬致敬,怀着崇敬之心瞻仰烈士纪念碑和碑文。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青年一代应永远铭记那些为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的革命先烈,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

        纪念碑左侧阶梯往下走,来到革命遗址长廊,记录了仙游县各乡镇的革命历史和多位革命烈士及革命队伍的旧址。让前来参观的人认识到红色革命文化,学习弘扬他们的精神。

        随纪念碑阶梯往后走,来到陵园北门,看到门前摆放此地的烈士雕像上,先烈们一个个年轻时期意气风发的面孔,为了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景象。先烈们用他们血肉筑成新中国,用他们信念坚持着奋斗,他们为了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不禁感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这样安详和多姿多彩地生活,都是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奋发图强,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慰先烈们!

        二、王于洁烈士纪念馆

        王于洁烈士纪念馆位于榜头镇紫泽社区文体休闲公园旁,占地370平方米,传统的四合院落古民居风格,分上下2厅以及回廊、天井等。这里原先是村里的私塾,当年,王于洁在私塾里以教师先生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斗争。该馆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忆红色峥嵘,扬奋进之帆”实践团于6月28日上午九点半来到王于洁烈士纪念馆。在纪念馆大门前面有块写满王于洁生平事迹的石碑,大门左右两侧为新中国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干部黄明和苏华的题字。

        纪念馆内存放着12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5套文献资料以及25件烈士遗物,全方位地介绍与还原王于洁烈士光辉业绩。下厅迎面是一块高3米、长4米,雕刻着王于洁、潘涛、黄孝敏等闽中五烈士的大型浮雕;文化长廊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献资料,详细展示王于洁烈士一生的战斗历程;上厅作为展览室,设置王于洁人物雕像,展览烈士遗物等。

        实践团队为了更好弘扬烈士精神,细心观看所有历史资料后主动担任“解说员”,通过现场解说与墙上的事迹结合的方式拍摄视频。在参观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实践团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随后实践团成员在留言台上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并表示将继承弘扬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把饱满的热情与科学的态度相结合,把创新精神与求学奋进相结合,怀抱梦想也要脚踏实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员的发言获得了大家的掌声。最后实践团在纪念馆门口拍下合照。
        距离王于洁纪念馆不远的地方有一所“于洁小学”,这是一所建有红色廉洁教育馆的特色农村小学,也是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基地、省文明学校、莆田市首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它创办于1927年,前身是仙游县前溪小学。1988年5月4日,为纪念王于洁烈士,经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于洁小学”。

        “百年树人,灌溉莘莘,教化之行,兴于学校。”为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先烈,于洁小学立足校情乡情,梳理红色文化,建设王于洁烈士展览馆及于洁廉洁教育馆。其中,展览馆位于校内三层,占地100多平方米,内悬挂和摆放着百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及部分王于洁的遗物,展板图文并茂,讲述了王于洁短暂又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一生。

据于洁小学校长温建功介绍,该校秉承“传承革命烈士精神,打造红色廉洁校园”的教育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师生全面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昂扬向上的校风。不仅如此,该校还以《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作为学校校歌,时时传唱。

        “把一段与中国命运有关的斗争告知后来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要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启迪孩子们守业运筹,奋发有为。”温建功表示,王于洁已逝,但于洁小学里,书声琅琅,红色精神,正在代代相传。

王于洁同志英勇斗争的场景,也是那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历史。如今生活来之不易,步入新时代,我们虽然远离了硝烟战火,但迈向民族复兴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更要向革命先烈学习,向革命先烈看齐,让革命先烈的精神薪火相传,照亮新的征程。

        三、第108团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108团遗址位于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寺。红军108团是仙游建党以来第一个自己的武装,在仙游县历史上意义深重。仙游红色革命历史坎坷艰辛,红军足迹在蜿蜒山道中走向辉煌胜利,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学习继承红军不畏艰险、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忆红色峥嵘,扬奋进之帆”实践团于6月29日上午十点半来到风景优美的麦斜岩红色旅游景区。在到达红色景区之前,队伍先是观察了周围的地形,被誉为“小武夷山”的麦斜岩名存实归,地势险峻、悬崖陡峭、石怪洞奇的环境反映着红军队伍革命的不易。革命者为了现在的美好生活,跋山涉水,用鲜血和汗水浇灌这片土地,因此中国青年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候要始终牢记革命先烈。

在108团遗址附近参观时,实践团成员沿途捡垃圾,倡导着“垃圾入桶”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齐心协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随后,实践团抵达了108团遗址,纪念亭旁“麦斜之光”镪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文字背后是坚毅的革命精神。纪念馆内的星火燎原、麦斜举旗、反进剿斗争、继续战斗、仙游解放这五个部分,真切地缅怀着先辈的丰功伟绩,同时激发着青年同胞们的爱国热情。

        实践团在第108团遗址沿革命足迹,感受体验红军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在遗址所在麦斜岩风景区内拾捡垃圾,提倡呼吁绿色环境。党史实践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精神动力,传承革命精神,学习新时代理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红色精神力量。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忆红色峥嵘,扬奋进之帆”实践团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习传承党史教育,传播革命红色文化。引导青少年感受到红色景区一花一草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更加深知艰苦奋斗、跟党走的重要性!学党史实践活动,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本质,发扬“红色之旅”精神,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促使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勤于思考,刻苦学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