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自强不息、顽强勇敢的苔花神韵。商学院副院长俞洋洋恰如袁枚笔下那坚韧的苔花,在教育之路上笃定前行。
甘守“苔花”之小,坚守初心、坚定信仰
2012年,刚从英皇娱乐:毕业的俞洋洋踏入校园,肩负起教授电子商务、网店运营等专业课程的重任。彼时的她,与学生年龄相差不过五六岁,年龄的接近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却也让学生对她的“教师身份”有所质疑,觉得她“不像老师”。要树立专业权威,赢得学生的信服,俞洋洋深知,唯有不断学习,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上持续提升,深入钻研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方式,才能将学生的质疑转变为肯定。
在成长的道路上,教研室这个温暖的团队给予了她莫大的支持。前辈老师的悉心指导,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她指引方向;与同辈教师的热烈研讨,又似解锁技能的钥匙,助力她不断进步。在这个团队中,俞洋洋甘愿做一朵小小的“苔花”,静静绽放。她用执着的信念充盈内心,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收获成长与进步。
勇学“牡丹”之大,志存高远、昂扬上进
成为一名教师,俞洋洋深感幸运,而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更是她甘之如饴的选择。12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立业创业的热情从未消退。
2022年,俞洋洋第二次带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回想起前一次的失利,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多次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汲取宝贵建议。然而,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压力也如潮水般涌来。比赛第一天结束后,一名学生突然发烧,在疫情期间,进入赛场有着严格的体温检查要求,若学生体温偏高,整个团队将无法入场,意味着自动弃权。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大家心急如焚,尝试了各种退烧方法,从深夜一直折腾到后半夜。好在最终有惊无险,学生体温恢复正常,团队得以顺利完赛。那一刻,笑容与泪水同时绽放在他们的脸上,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在科研领域,俞洋洋同样立足岗位,深入企业调研,积极服务社会需求,从中寻找到了创作的灵感。2022年,她主持的农村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省级高校教研课题顺利结题。在企业提质培优建设计划中,她积极联系淘大集、京东等企业,成功申报产业学院,努力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她还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英皇娱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形态教材,参与第四批1+X 农产品电商运营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并编写培训教材。此外,她与中央电视台网络媒体平台央视频合作《我的家乡我代言》,联合无锡商职等优质院校,共同探索农产品电商实践,推进农村电商系统教学,让研究成果惠及学员,切实服务企业。同时,她联系襄阳市科协、科研机构建设农技小院,开展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专业影响力,为地方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善求“青春”之盛,努力拼搏、不懈奋斗
正如“蜘蛛网小如钱许,也展经纶据一方”所表达的,俞洋洋虽如苔花般身形微小,但内心志向远大,力量虽小却意志坚定。她始终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系统规划专业建设、课程优化以及教师培养。她认真学习领会百年党史的教育内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老师服务,积极聚合学院、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努力为专业谋发展,促进专业转型,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质量与教学治理水平。
每一份收获都需要实干的汗水来浇灌。职业教育作为紧密衔接产业就业的类型教育,更要求教师深耕实践,精通专业,脚踏实地。俞洋洋将三尺讲台视为自己干事创业的大舞台、锤炼意志的大熔炉、成长成才的练兵场。
当下,襄职人正为“三建成、一开启”的美好愿景奋力拼搏。在这一征程中,俞洋洋深知需要激发自身的内在力量,优化干事创业的功能因素,多做有利于专业建设、职业发展长远的事。她认清自己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制定了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大国工匠能将平凡小事做到极致,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俞洋洋深知,哪怕此刻依然渺小,但只要将那份初心深藏于内心,在时机到来的那一刻,定能绽放出如牡丹般绚丽夺目的“苔花”。
(审稿:韩景)
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 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
版权所有: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英皇娱乐: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
校办(接待接访)电话:0710-3564925. 招生专线:0710-3519666 就业专线:0710-3567556
招生咨询QQ:800866525 湖北省代码:C525 鄂ICP备05007907号